淺談組織行銷 < 文:阮先生 指導 >


有些人靠組織行銷賺了很多錢,月入十萬,甚至百萬;有些人在組織行銷賠了很多錢、人脈、友誼、時間…賺錢的人會說:「只要你願意,你也可以跟我一樣富有」,賠錢的人則說:「那是合法的詐騙集團,騙人的老鼠會」,有二面刃、羅生門的感覺…到底它是什麼?

組織行銷就是一家公司在銷售產品的過程中,不透過中間商(大盤、中盤、小盤、廣告…等)的抽成,轉而以人與人間口耳相傳的方式來銷售產品從中獲利,如:無店鋪行銷

組織行銷主要的魅力(或優點)有二,一是倍增:即用團隊、組織的力量幫自己工作–賺時間與錢;二是被動收入/權利收入/非工資收入:即工作之外所產生的收入,如:包租公包租婆、證照出租、版稅、利息、股利…等。相當然爾,有一好有一歹,組織行銷當然也有折損人脈、友誼、時間的風險(或缺點)

「我該如何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從事組織行銷?」,因人而異,「一個人的解藥可以是另一個人的毒藥」,可以先評估以下幾點:

1. 統計一下,每個人約需要花多少時間可以開始賺錢、回本、獲利?(如:統計100個人、月入 3 萬)約需要找多少人才能夠建立自己的組織?一年約能領多少?[以個人年營業額(總營業額/總會員)推估個人年收]大家都賺很多錢嗎?還是大家進進出出、輪流供養上面那隻大老鼠?(一將功成萬骨枯

2. 目標有了,再來怎麼做?如何活動?認同嗎?合理嗎?可行嗎?學得來嗎?能否達成?他講得容易,你能否做到?(很多東西聽起來都很合理,但沒驗證過不算成功)

3. 產品效果、體驗如何?「XX 產品非常好!我或其他人就一定需要買嗎?你有我健康強壯嗎?我都沒吃哦!」、「我本來有老花眼二百度,看書都要戴眼鏡,吃了以後就不用戴了,你覺得值多少錢?」一堆人買了產品,之後會不會持續買(忠誠度)?會不會怨恨(滿意度)?

4. 其他自己整理:難易度、成功模式(know-how)、機會成本、風險、接受度(趨勢/風潮)、替代性、知名度(品牌)、時機(生命周期)、市場區隔、SWOT…等


評估以上幾點後,應該比較不會迷惘了吧?「希望金字塔頂端,在你不遠的前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dward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