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與資訊的處理能力」-終身學習基礎之養成 司徒達賢
The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bility:KIPA”

一、 轉換的能力

所謂「轉換」,是指對知識、資訊,以及對所觀察到的事物,進行「編碼、解碼、演繹、歸納、類化、聯想、抽象化、隱喻與類比、組合排序」等動作的能力。
自然與數理科學對名詞的定義較為嚴謹,有其共同的編碼、解碼及知識架構,學生只要依循一定的學習途徑,即可掌握該領域的架構與知識軌跡,因此每一個人不太需要對各種觀念賦予獨特的意義或是自行發展詮釋方法。簡單地說,在這些學科中,只要用功讀書,自然能掌握大家所共同認知的架構與意義。
然而社會現象與組織現象極為複雜,各種學科,從歷史學、社會學到心理學,當然還有管理學,都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試圖解釋這些複雜的社會現象或人類行為,而形成各種不同的理論。實際參與社會或組織活動的個人(例如好學深思或成功的企業家、生活經驗豐富的長者,甚至每一位普通人),也會從經驗中發展出自己的「理論」,這些「理論」,或許有其獨見之處,但也是各執一偏。即使是經由嚴謹的研究過程發展出來的社會科學理論,也都有以管窺豹的傾向。我們必須加以整合或融會貫通,才能對各種社會現象有更完整的認識。但是各個「理論」所使用的編碼與解碼系統互異,對於變項間關係的觀點也不盡相同,形成整合上的困難。因此為了簡化各種理論與實務現象間的溝通,每個人都需要建立某種體系來吸收、整合與表示這些現象或因果關係。易言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套系統,將所觀察到的事實現象、所學過的抽象觀念、自己思考所形成的因果關係等,經由此一系統連結在一起。然後經由此一系統,才能將各種想法與觀念有效累積,並針對互相矛盾的觀念與現象加以驗證。然後再將所累積的思想內涵,結合到所面對的決策情境或行動中。而觀念間的連結、理論與實際現象間的連結,都需要整合的架構。試圖將各式各樣的觀念、變項、情境、衡量方法等,納入同一架構加以歸類累積,勢必需要一套思想體系中的編碼與解碼系統才能達成。
讀書讀文章的主要目的之一即是要建立觀念架構,以及連結觀念的編碼系統。但在跨領域整合或理論與實務的對照上,單一的理論體系顯然不足,每個人都還需要設法建立自己的體系。
互動式的個案討論,或互動式的文章討論,是協助學生建立編碼系統與思想架構的重要途徑。因為任何單一的理論,幾乎都無法完整地解釋實際的現象,因此在討論較真實的複雜個案時,必然是眾說紛紜。而這種眾說紛順的場面,正好是訓練學生檢討本身架構與編碼系統,並進一步修正改進觀念架構的最好時機。
除了編碼解碼之外,其他所謂演繹、歸納、類化、聯想、抽象化、隱喻與類比,則是產生觀念、驗證觀念、指導行動方向的手段。
例如,我們從理論或經驗中知道了許多「結構面的知識」,包括人的心理需求特質、組織結構對人事政策的限制、策略與人力資源的相互關係,等等。那麼請問,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下,究竟應該採取怎樣的分紅制度?將這些理論上多元而複雜的因果關係,應用到既定的情境,所需的是決策者邏輯上的「演繹」能力。
如果我們探訪了許多企業,發現各家在分紅制度上各有不同,各有優缺點,則如何依據這些經驗與觀察,歸納出原則,以供決策時的參考?這種作法,所需要的是邏輯上的「歸納」與「類化」的能力。
從表面似乎全無相關的現象或作法,引發出具有創意的解決方案或找出共同的原則,則是「聯想」與「類比」的能力。例如從歷史上朝代的更替,聯想到大型組織高階領導人的內心世界;從職業運動的勞資關係歸結出各種分紅制度的優劣等。
此例中,何謂「心理需求特質」,何謂「組織結構」、「人事政策」與「分紅制度」,何謂「策略」,即是「編碼」的問題。當個案詳盡地描述了該企業的組織現況後,究竟此一組織結構是屬於哪一類,此一當事人的心理需求屬於何一層次,則是「解碼」問題。
在互動式個案教學中,時時刻刻都在進行「編碼、解碼、演繹、歸納、類化、聯想、抽象化、隱喻與類化、組合排序」等動作。例如:學生在分析個案時,必須將個案中所描繪的複雜現象,加以「抽象化」,並配合「解碼」,以界定出重要的變項;再經由「歸納」與「演繹」,推導出變項之間可能的關係。有時會藉由「聯想」與「類比」,擬出可能的解決方案;並經由「演繹」,分析各方案的利弊得失與前提假設。在過程中,也可能發現新的變項,而加以「編碼」;或是發現新的關係,而加以「類化」重新「組合排序」;因而使得原有的思想體系更臻完善。
以上所談的是「KIPA」中的「轉換」。

二、 輸入輸出的能力

「KIPA」的另一項是「輸入輸出」,包括了在其「轉換」機制下,有效聽、讀、說、寫的能力。此處所說的聽、讀、說、寫,不只是單純的溝通技巧而已,而是以「KIPA」為基礎,強化這些輸入輸出的功能。
例如聽。聽覺正常的人都能聽,但有些人就是會「聽進去」多些或理解程度高一些。原因是他在聽的過程中,可以很快地進行編碼與解碼的工作,然後將所聽到的與本身原有的架構或知識體系相結合,並獲得更多的意義與啟發。聽完之後,不僅可以提出更深入的問題,而且在知識體系中所增加的,可能還超過剛才講話的人所欲傳達的內容。反之,同樣的內容有些人就會「聽不懂」,或只能吸收一小部分。兩者不同就在於各自的「知識與資訊的處理能力」高下有別。這在「讀」上也相同。有些人能很快從文字中吸收到重點,有些人逐字詳讀,卻不得要領。書上畫滿線條,但細看之下,發現畫線部分其實並不完全是真正重點。
在語言表達上,「KIPA」也扮演了關鍵的角色。有人可以言簡意賅地歸納摘要他人言論的要點,有些人能夠將一篇文章的主要觀念在短短的幾分鐘內交待得清清楚楚;有些人則無法用自己的話來表達一些比較複雜的概念,或身為主席而無法綜合各人發言的內容。造成其間差別的,不是單純的「口才」而已,而是語言背後的思維模式與觀念能力。有些人認為個案討論只是在比口才,甚至是「耍嘴皮」,其實是不瞭解言詞背後的思想,才是真正要訓練的標的。
讀書當然有助於「知識與資訊的處理能力」的改善與提高,但在教室中,教師唯有經由不斷地互動、澄清、引導、要求,甚至示範,才能有效幫助學生提高這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個案教學過程中,教師常會要求學生複述或摘要其他學生的說法。這樣除了督促學生專心聆聽之外,也是在訓練學生的「聽力」。以及聽力背後的「KIPA」。而每次學生的發言,也都是努力地將自己剛才形成的觀念或意見,組合成有條理的句子,而這一動作,不只是有助於口才的進步,也是強化其「KIPA」的重要途徑。
上課時間有限,每位學生能發言的機會也不多,但在教室中養成了這種一邊聽,一邊想,一邊形成意見,一邊還「造句」的習慣,長期下來,其知識與資訊的處理能力必然是不斷進步的。
這種習慣或能力,如果在學期間沒有機會培養,到實務界再來學習,往往事倍功半。然而在成功的經營者或高階管理人身上,常常伴隨這樣的特質或能力,學校培養人才,當然也應朝此一方向來努力。
有些人雖然博覽群書,學富五車,卻仍被視為「食古不化」或「兩腳書櫥」,即是因為「結構性的知識」記誦甚多,但無法將這些分岐的理論或觀念整合成自己的一套;也無法將學問與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相結合。此一結果,表示其「知識與資訊的處理能力」尚有可待成長的空間。

「轉換」與「輸入輸出」兩者間是互相為用,相輔相成的。

 知識與資訊的處理能力是終身學習的基礎

「讀書」是重要的吸收知識管道,但在企業管理領域,除了讀書之外,在實務上的觀察、歷練,以及來自其他人的經驗傳承,其重要性尤在讀書之上。在學校管理教育中,若能培養學生這些方面的學習與吸收能力,對其將來事業的發展,必然極有貢獻。
在企業管理上的知識吸收與轉移,大致來自兩方面,一為客觀存在的現象,一為他人的經驗或知識。管理教學用的個案,是對客觀存在現象的一種描繪或模擬,而介紹原理原則的書本,則是儲存或表達他人經驗知識的載具。
而除了書本之外,「他人的經驗與知識」還大量地表現在口語溝通、對話,以及解決問題的程式與方法上。尤其是內隱的知識與經驗,不僅難以書面表達,而且通常需要大量的人際互動才能有所傳承。
然而若欲從「客觀存在的現象」或「他人的經驗與知識」中吸收知識與經驗,就必須擁有上述的「知識與資訊的處理能力」。有了這種能力,才能從客觀現象中有效觀察學習,並從自己的行動或觀察別人的行動中累積經驗,也才能將別人的經驗有效地吸納入本身的知識庫之中。而知識庫中的結構面知識與程序面知能,也必須因為擁有此一能力才可能「活學活用」。而且即使是單純的讀書,強大的「KIPA」也有助於從文字吸收新知的效率。
而且當「知識與資訊的處理能力」愈高時,自己的經驗也愈容易系統化地整理傳授給其他人。因此無論是「學」還是「教」,這種能力都是必須的。
因此可以說,知識與資訊的處理能力是終身學習的基礎。互動式個案教學即為未來的專業經理人與企業經營者提供了此一基礎。

 教師角色

傳統的教學方式,例如講授與說讀,固然有助於結構面知識的傳授,但卻不
易提升學生「知識與資訊的處理能力」。而在個案教學中,學生必須自行研讀個案,並在分組討論以後,在班上參與互動式的研討。在研討過程中,教師不斷地協助學生澄清個案的內容,整理各方的意見,對學生的「聽」與「講」的品質與精確度提出要求。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從各人意見陳述中,隨時進行比對、辯證、類比、歸納等過程。
這些教學過程的目的,不只是強化與擴充學生的結構面與程式上知能而已,
最重要的是經由這樣實際的演練,學生的「知識與資訊的處理能力」才會逐步提升,而這也是許多人認為MBA兩年學習中,最有價值的一部分。
然而由本文中的分析可知,互動式個案教學對教師能力的要求是極高的。教
師必須要有相當完整的結構面知識與程序面知能,否則難以處理臨場發生的各種問題,教師必須在「知識與資訊的處理能力」上有相當的水準,以便隨時整合、歸納出各方意見,並跟據當時的討論進度,隨時設計出種種推理的架構供大家引據辯證。教師要有能力及時做出小結,以利討論主題得以順利向前推動。此外,教師本身的「聽力」要好,要有能力在前後幾小時的上課中,專注地聽取每一位學生的意見,並設法將許多發散式的意見整合到討論的大方向上去。然而在個案教學中,最關鍵的還是教師自己的態度。在個案討論中沒有絕對權威,只有互相學習,共同成長,這與傳統的單向式講授極不相同。如果教師內心深處認為其權威不容挑戰,或學生不可能提出比自己更高明的意見,則不可能建立開放討論的組織文化,個案討論的許多目的也終將落空。
有些人認為東方文化使學生不願意公開表達意見,因而不易進行個案教學。但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在教師這一方。東方的文化使許多教師識為其知識權威不可侵犯。這是十分可惜的。
事實上,從事互動式教學的教師,是自我成長機會最多的一方。在教學過程中可能培養的各種知能,教師都必須設法掌握。因此在個案教學過程中,所有學生所能感受的壓力,教師其實都是首當其衝。
例如「KIPA」對任何人來說,皆非生而知之,而是需要終其一生不斷成長與學習的能力。初次從事教學的教師,如果自認為此方面能力不足而對個案教學卻步,等於是放棄了最佳的自我成長管道。因為上課的聆聽、互動、引導、整合、推理,使每天的教學充滿了變化、挑戰、樂趣,以及自我成長,甚至使教學工作的內在滿足不在學術的研究創新之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dward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